漢醫作為台灣的傳統醫學,由於過去一直沒有實證研究,導致漢醫至今仍然會視為迷信不科學的知識。
郭育誠醫師運用醫學工程的方法來研究脈診原理與經脈定量量測,把血壓諧波分析方法應用在人工智能診療、遠距醫療跟中藥經方與雷射針灸定量藥理研究,致力讓中醫科學化。我在閱讀《科學漢醫的養生》時,書上健康知識的內容,顛覆我對漢醫的想法,讓我越讀越覺得特別有意思。讀完那一剎那,我超想分享給親朋好友。
漢醫診療中最獨具特色就是脈診,脈診就像西醫的血壓量測(收縮壓及舒張壓),中醫還可以從血壓波知道人的身體狀況。在兩千年前的漢醫經典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等,皆以脈診作為診斷方法,可惜這些經典書籍,讓人讀完依舊很難體會與理解文字所表達的觸覺。
我很喜歡漢醫講究的食養法,食療法是基於守護人的整體循環系統下,讓人體免疫力自然運作,發揮功效。從漢醫中發現,人大部分的疾病皆與身體循環有關,例如血管栓塞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都皆由循環變差所致。
郭醫師的治病原理從改善循環開始,調整身體頻率回到一種和諧狀態。
摘取書裡面幾個我覺得很棒的食療法則:
「胃不好,就少量多餐來改善」,在漢醫的觀點,是不符合人體循環系統運作原理。少量多餐的進食,會讓腸胃一直運作不能休息,無法讓胃及膽一起運作,輸送血液與養分到頭部。郭醫師建議在用餐時要專注吃飯、不看手機、電視和電腦,飯後不立即用腦工作,不吃錯誤或未經烹調的食物、人造不易消化的食物等,比吃食補或各式營養品,更能守護身體六腑且不會造成胃額外的負擔及消化的障礙,進而衍生各種代謝疾病。
台灣處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濕氣偏重,盛產濕性食物,如水果與甜性作物,也好發濕性疾病,如風濕痺症、瘡瘍腫瘤、過敏、肥胖、糖尿病、肝癌等疾病。目前研究發現體內糖的濃度過高會造成糖化作用,改變身體內蛋白質的結構,而飲料與食物中含有糖,會使體內微生物大量生長,會讓體內產生大量的廢物,造成人體的負擔。
從日常生活的飲食覺知,盡量避免攝取過多的濕性食物(甜食、麵食、發酵類食物),從主食中攝取適當而穩定的醣類,供給每日生活所需的熱量與代謝所需的營養成分。而水果屬於濕性食物,雖然許多人認為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,維生素可由蔬菜取代,蔬菜的維生素含量多於水果。
最關心的就是減肥問題,在漢醫的角度看,肥胖是代謝失衡造成,而不是吃白米飯造成的。白米飯或白粥色白入肺,甘淡養脾而不生濕,經研究食後肺經氣分增強,有助於改善代謝。白米是最不易受潮發黴的穀物,代謝後只產生水和二氧化碳都可直接排出體外。在美國《流行病學期刊》的研究,572個健康成人記錄他們四年來的飲食和運動,測量BMI發現,吃低升糖指數的澱粉類,並不會造成體重增加(康健雜誌148期,2011)。
針對運動,漢醫跟西醫持不同觀點,西醫希望運動時最好心跳可增加到兩倍,讓心臟消耗最多的脂肪酸,心臟是唯一消耗脂肪酸的器官,照這個原理幫助減肥,可是西醫不知道這樣會傷到心臟,而漢醫則希望運動時,心跳不要增加太多。
運動養生的重點不只在於運動的方法,而是留意運動的時間長度。適當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循環,但是長久劇烈運動則會增加心臟負荷。如果輕忽,長期下來經絡便會缺血缺氧,於是容易猝死或衍生疾病。例如鐵人三項運動的愛好者,從漢醫觀點來看,劇烈運動數小時,會讓「脾經」得不到供血,長久下來便容易慢性發炎,甚至提高病變的機率。
Source:郭育誠,科學漢醫的養生:後疫情時代健康常見的盲點,布克文化,2024。
留言列表